联系我们CONTACT US

  • 广州标尚条形码代理有限公司
  • 联系人:王经理
  • 电话:17732605906(微信同步)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海珠区EAN-128条码的作用

海珠区EAN-128条码的作用

作者:广州标尚条形码代理有限公司 时间:2023-08-24 08:14:31

目前打印广州条形码标签主要有哪些方式可以利用,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常见的有条码打印机打印方式或者激光打印机方式。

1、使用条码打印机打印:

条码打印机打印方式是一种传统的条码打印方式。条码打印机是一种专用设备,一般有热敏型和热转印型打印方式,使用专用的条码标签纸和碳带。条码打印机打印速度快,可打印特殊材料(PVC等),可外接切刀等进行功能扩展,但其价格昂贵,使用维护较复杂,适合于需大量制作标签的专业用户使用。

2、使用条码标签设计打印软件与激光打印机打印:

应用普通的打印机配合专门的条码标签设计打印软件是制作条码标签的另一种方式。该方式可实现一机多用,且激光打印机精度高,图形表现能力强,且可打印彩色标签。但其打印速度较慢,且可打印材料较少。

根据上面的比较,两者各有优缺点,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在需大量打印标签的地方,特别是工厂需在短时间内大量打印以及需要特殊标签(如PVC材料、防水材料)、需要即用即打(如售票处等)的地方,应选择条码打印机。在标签打印量较少,且多为一次性打印的地方(如图书馆),应选择激光打印方式。在一些小型商场、小型工厂等地方,两种方式都可选择。也就是说,如果您经常大量打印标签,或对标签有特殊要求,且您的财力又允许,您应选择条码打印机;如您的标签打印量不很大,财力上又不想花费太多,您应选择激光打印机。利用软件和激光打印方式,不仅能满足您条码标签打印的需求,还能用它来制作名片、胸卡、打印信函签等。

条形码最早出现在40年代,但是得到实际应用和发展还是在70年代左右。现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普遍使用条形码技术,而且它正在快速的向世界各地推广,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并逐步渗透到许多技术领域。早在40年代,美国乔·伍德兰德(JoeWoodLand)和伯尼·西尔沃(BernySilver)两位工程师就开始研究用代码表示食品项目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于1949年获得了美国专利。

该图案很像微型射箭靶,被叫做“公牛眼”代码。靶式的同心圆是由圆条和空绘成圆环形。在原理上,“公牛眼”代码与后来的条形码很相近,遗憾的是当时的工艺和商品经济还没有能力印制出这种码。然而,20年后乔·伍德兰德作为IBM公司的工程师成为北美统一代码UPC码的奠基人。以吉拉德·费伊塞尔(GirardFe--ssel)为代表的几名发明家,于1959年提请了一项专利,描述了数字0-9中每个数字可由七段平行条组成。但是这种码使机器难以识读,使人读起来也不方便。不过这一构想的确促进了后来条形码的产生于发展。不久,E·F·布宁克(E·F·Brinker)申请了另一项专利,该专利是将条形码标识在有轨电车上。60年代后期西尔沃尼亚(Sylvania)发明的一个系统,被北美铁路系统采纳。这两项可以说是条形码技术最早期的应用。

1970年美国超级市场AdHoc委员会制定出通用商品代码UPC码,许多团体也提出了各种条形码符号方案,如上图右下、左图所示。UPC码首先在杂货零售业中试用,这为以后条形码的统一和广泛采用奠定了基础。次年布莱西公司研制出布莱西码及相应的自动识别系统,用以库存验算。这是条形码技术第一次在仓库管理系统中的实际应用。1972年蒙那奇·马金(MonarchMarking)等人研制出库德巴(Codebar)码,到此美国的条形码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73年美国统一编码协会(简称UCC)建立了UPC条形码系统,实现了该码制标准化。同年,食品杂货业把UPC码作为该行业的通用标准码制,为条形码技术在商业流通销售领域里的广泛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74年Intermec公司的戴维·阿利尔(Davide·Allair)博士研制出39码,很快被美国国防部所采纳,作为军用条形码码制。39码是第一个字母、数字式的条形码,后来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1976年在美国和加拿大超级市场上,UPC码的成功应用给人们以很大的鼓舞,尤其是欧洲人对此产生了极大兴趣。次年,欧洲共同体在UPC-A码基础上制定出欧洲物品编码EAN-13和EAN-8码,签署了“欧洲物品编码”协议备忘录,并正式成立了欧洲物品编码协会(简称EAN)。到了1981年由于EAN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组织,故改名为“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简称IAN。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习惯,至今仍称为EAN。日本从1974年开始着手建立POS系统,研究标准化以及信息输入方式、印制技术等。并在EAN基础上,于1978年制定出日本物品编码JAN。同年加入了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开始进行厂家登记注册,并全面转入条形码技术及其系列产品的开发工作,10年之后成为EAN最大的用户。

从80年代初,人们围绕提高条形码符号的信息密度,开展了多项研究。128码和93码就是其中的研究成果。128码于1981年被推荐使用,而93码于1982年使用。这两种码的优点是条形码符号密度比39码高出近30%。随着条形码技术的发展,条形码码制种类不断增加,因而标准化问题显得很突出。为此先后制定了军用标准1189;交叉25码、39码和库德巴码ANSI标准MH10.8M等等。同时一些行业也开始建立行业标准,以适应发展需要。此后,戴维·阿利尔又研制出49码,这是一种非传统的条形码符号,它比以往的条形码符号具有更高的密度。接着特德·威廉斯(TedWilliams)推出16K码,这是一种适用于激光系统的码制。到目前为止,共有40多种条形码码制,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和印刷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及一些出口企业,把条形码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逐步提到议事日程。一些行业如图书、邮电、物资管理部门和外贸部门已开始使用条形码技术。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生活国际化、文化国土化的资讯社会到来之时,起源于40年代、研究于60年代、应用于70年代、普及于80年代的广州条形码与条码技术,及各种应用系统,引起世界流通领域里的大变革正风靡世界。条码作为一种可印制的计算机语言、未来学家称之为“计算机文化”。90年代的国际流通领域将条码誉为商品进入国际计算机市场的“身份证”,使全世界对它刮目相看。印刷在商品外包装上的条码,象一条条经济信息纽带将世界各地的生产制造商、出口商、批发商、零售商和顾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一条条纽带,一经与EDI系统相联,便形成多项、多元的信息网,各种商品的相关信息犹如投入了一个无形的永不停息的自动导向传送机构,流向世界各地,活跃在世界商品流通领域。

为什么会出现纸无规律的断裂现象:1.标签底纸边缘有裂口2.标签复卷过紧造成渗胶3.模切不良4.离型层被破坏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1.在模切加工成成品后,一般会将底纸留得比标签宽一些2.在贴标过程中控制标签的贴标压力3.提高模切质量4.要求生产工序提升。除了这些原因还有以下几点。

1.打印时设置的打印头温度太高。

2.碳带的质量不是太好。

3.打印头位置或压力需要调整。(每台机器装配时都会有误差,同型号的打印机有时也会出现差异),必要时请专业人员来解决。

注意:每台打印机的参数设置不一定都一样,是根据使用耗材和机器性能来调整的。

金属广州条形码识读距离为0.3m~5m;最窄条码宽度可达0.2mm;金属条码签的厚度为0.06~0.20mm,重量轻、其韧性高于纸码,而可弯曲度与纸质条码签一样,能承爱一定力的外物对它的搓揉和碰击,而不影响其识读效果。在生产时可制成连号流水码或各种不同内容的条码签。

金属条码签耐腐蚀、耐高低温(-40℃~200℃),抗风、雨、雪侵蚀和日晒,寿命长达15-20年,是目前唯一能在户外环境下长期使用的薄韧型条码。金属条码可采用常用的激光扫描器识读,也可采用CCD、笔式描器或槽式识读器来识读。金属条码系统能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检测、自动化管理,如交通工具、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上用于登记、收费、防盗等;用于机械产品、电子产品、医疗器械、压力容器、武器弹药、军事仓库的管理系统;重要证照、信用卡的保密登记及管理。

在防伪领域、由于金属条码制作的独特设备与复杂工艺,难于仿造、复制;同时,该技术不同于其它通用技术,它是属于国家技术监督局立项的专利垄断技术,故不易流失。金属条码可根据用户需要而变化条码内在信息,赋予每条金属码签不同的内容,无法破译。将金属条码签粘贴于物体表面,在打假防伪中,不但从直观视觉可以区分未带金属条码的仿冒产品,还可从自动识别这一技术确认内在信息加以鉴别,使执法者和消费者都十分方便的分辨仿冒伪劣产品。

金属条码通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被评价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国家级新产品。


 

版权所有:广州标尚条形码代理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QQ/微信:1766534168